Search

當我還是一個學生時,老師就告訴我們:「醫生醫的是『人』,不是『病』!」當時似懂非懂的點點頭,也沒有特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當我還是一個學生時,老師就告訴我們:「醫生醫的是『人』,不是『病』!」當時似懂非懂的點點頭,也沒有特別放在心上。以為把病醫好就是醫生對病人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。病人身上的病痛有太多不是用精密的儀器、最好的藥物、或是精湛的醫術就可以解決的。

「病人是人,需要被療癒的是『人』,不是『病』。」老師當時說的話,我開始慢慢懂了。

「疾病是人的本質,它唯一的目標,就是讓我們變得完整。當我們重新學習症狀的語言,聽它說話,就能了解我們缺乏什麼,進而轉化疾病,邁向療癒的道路。」

這段話出現在《疾病的希望》一書,我曾經對著這段話深思許久。身體有痛的時候,我們很自然的被疼痛所吸引,把我們的察覺力、注意力和大部分的精力都關注在疼痛的症狀上,對生活、情緒、學業或工作、人際關係產生很大的干擾。為了要讓我們回到正常的生活,所以要趕快把疼痛給去除,因為「不痛」就等於「沒有干擾」,於是開始了一連串的對「痛」抗戰,打針、吃藥、按摩、針灸……,只要可以做的都去做,就是希望可以用最快、最簡單、最有效的方式不要再痛。

然而疼痛是內在的,是我們與生俱來的,是身體自我保護的機制。疼痛的症狀就好比在大樓天花板上的警示器,當它響起來的時候,代表屋子裡冒起了濃煙,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趕快把失火點找到,並且及時的撲滅,而不是趕快把警鈴給關掉。人體的警示系統比大樓的警示系統精細很多,它會用各種不同的症狀來提醒我們身體已經失衡,提醒我們要讓自己回到平衡的位置,讓身體的自癒力啟動,讓身體恢復健康。一直存在的疼痛,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身體還是處於失衡的訊息,我們一定還有什麼沒有照顧好的,我們可以更加油。
#療癒
#醫生醫的是人不是病
#病人是人最需要醫的是人不是病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